4月2日凌晨,位于吉林省琿春市的吉圖琿鐵路一處在建隧道突然發生塌方,12人被困。經過87小時的生死救援,5日下午15時,吉林加固公司被困人員成功獲救。
隧道塌方救援方案迅速制定,先用鉆機鉆孔,繼而“土洋結合”:土辦法是在塌方體左側挖掘三角形導洞,加固支撐后方便人員撤出;洋辦法是利用液壓頂管在塌方體內打入直徑為820毫米的鋼管,將人員撤出。在專業人員的行話里,打通塌方體內外的管道叫作“陰陽道”。“里面黑外面亮,一根管道有可能就是生死相隔!眲⒘稚莱隽恕瓣庩柕馈钡暮x。然而,貫通這條“陰陽道”何其之難。專家組判斷塌方體寬度在20到30米之間。第一臺從琿春當地調運來的水平鉆機開始隆隆作響,沒過多久,價值六十多萬元的鉆頭就被塌方體內的石頭和鋼梁崩斷。第二臺設備因為同樣的原因被損壞。
4月5日吉琿鐵路小盤嶺1號在建隧道坍塌12名被困人員全部獲救,現已被送往當地醫院進行身體檢查和恢復治療。隨著最后一輛救護車從吉琿鐵路小盤嶺1號在建隧道坍塌現場開出,被困86小時的12名被困人員全部安全獲救。據了解,這十二名工人是從塌方體進洞方向左側開辟的一個三角形的導洞被成功救出的。中鐵十九局黨委宣傳部長在回憶營救的場面時不僅潸然落淚:拿著一個員工的號牌,是五號,他是湖北人,叫杜昌山(音譯),50歲,我問他你被困的時候是什么感覺?他說心里很害怕,我說你現在還害怕嗎?他說不怕了,回到了弟兄們身邊了,我說你堅持住,他說沒問題。“五號”是救援人員事先為12名被困工人編號的號碼,編號的排序按照身體的狀態排列:最先出來的是身體比較好的,第一批出來的幾個人會遇到不可想象的一些事情,身體比較弱的中間出來,身體最好的最后出來,非常成功,我現場看他們沒有太大問題,就是很虛弱,神智很清醒,臉都很黑。
被困人員獲救之后已被迅速送往當地醫院進行身體檢查和恢復治療,目前琿春市醫院已經準備30張床位,醫院還派出了骨科、外科、內科以及心理干預的專家對獲救的12位工人進行診治,所用的藥品和血液均已準備充足。今天,吉林省副省長谷春立在事故現場表示,搜救工作結束同時也意味著被毀工程修復的開始 隧道事故的被毀工程在修復過程中,要堅持專家決策科學決策,拿出一套完整的詳細的縝密的恢復方案,然后嚴格的按照制定的方案進行恢復,保證恢復過程中不發生次生事故。